掌上登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02|回复: 0

舌尖上的旧时光 ——作者:王小渠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00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516
发表于 2020-3-19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相熟的朋友,每次看到我发在朋友圈里的动态,忍不住会留言调侃:“你这是有多爱吃腊肠腊肉啊!”我一边回复“就是好这口!”,一边暗地里难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到这口了!

作为半个四川人,倘若问起四川的美食有哪些,我还是能回答出几样来的,比如麻婆豆腐、担担面、龙抄手、肥肠粉、粉蒸肉、夫妻肺片,这些听起来就属于平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餍足了一代又一代四川人味蕾和肠胃的同时,也像一枚高度集成的芯片,从懂事之日起便深深植入他们的大脑,而后成了一种无可替代的乡愁,随着他们五湖四海地流徙,散落蓬勃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我的母亲便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虽然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但线的那头是幸福还是苦难,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而一旦被它牵引套牢,要么兰心慧手,织云成锦,在另一片陌生的地方开枝散叶,尽享天伦之乐,要么忍气吞声,结网自缚,把白天过成天黑,天黑过成永夜,终其一生也跳不出去。

很难想象,从鱼米之乡的天府之国,背井离乡来到两千多里外的北方偏僻山村,母亲每天是何等样的心情,我只知道因为父亲的突然“退出”,为了让她的子女能够吃饱穿暖她似乎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这个时候,四川人吃苦耐劳、达观知命的品质,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极为有力的展现。别的家有白面吃,母亲肯定会让我们吃上大米;别家的孩子有新棉衣穿,母亲肯定会让我们穿上式样新颖的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毛衣。

观看母亲制作腊肠和腊肉,是四邻八舍的女人们乐此不疲和津津乐道的事情。冬日阳光不烈的上午,忙碌了一年的男人急着呼朋引伴寻欢作乐去了,剩下一群女人守在灶台前转来转去,时不时地还为这顿做什么下顿怎么做发愁。只见母亲先将辛苦养了一年宰杀后腌制好的猪后臀肉搅拌均匀,用一个漏斗套住猪小肠衣一端,把肉灌入肠内扎紧底端,用手揉捏使之粗细均匀,每隔一段再用细绳扎成一小节,用针扎几个小洞,然后和着整块涂抹过盐巴的肋骨肉置放在早已搭好的架子上,点燃晒干的松柏枝叶,熏炙出多余的水和空气,再挂到通风的屋檐下,这样制作就完成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十几天后,红白相间色泽明亮的腊肉和腊肠,“一家煮肉百家香”,其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风味之绝妙独特,绝对让你连吃两碗米饭都嫌不过瘾。

大约过了好几年,一种叫做“火腿肠”的东西横空出世,风靡城乡,号称“看得见肉粒”,只是在每次咬了一大口还是只见淀粉不见肉踪的情况下,我总是怀疑那些广告的真实性和做广告的那些人的“胆量”:睁眼说瞎话,谁给的勇气?


提到“粉蒸肉”,有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看到我和妹妹埋头做作业勤奋,母亲心血来潮说做要顿好吃的犒劳我们。于是,她的忙碌就开始了:猪肉切成长条,控干水分加料腌制;糯米下锅加盐炒熟碾成五香粉;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粉拌匀,整齐码入碗内,放入笼屉开蒸,肉烂吐油即为熟透。

正欲起锅之时,经年未曾登门的姑父登门了。这个姑父,很是有些话题,曾经一夜之间输光了姑妈攒了两年的私房钱,被一群表哥骂得抬不起头。父亲与母亲离婚后,身为长辈的他在大街上见到我和妹妹,从来都是视而不见,形同路人。母亲给他倒了一杯水,问他有什么事,他一句话不说,只是低着头一个劲抽烟,其阵势用意不言自明。

毕竟亲戚一场,没法直接赶他走,母亲没辙了,无奈搬出一套“苦情戏”:“你看我跟你兄弟都不是一家人了,我们孤儿寡母的,家里突然来个大男人,我咋给街坊邻居解释啊!”听到母亲这样说,他“没辙”了,“我就是经过进来看看,没啥事。”然后狠狠掐灭烟头,悻悻踱了出去,母亲等他走远,笑道,“要是你姑妈来,我得多做点让她吃个够。他无情无义的,想吃我做的粉蒸肉,没门!”我知道,母亲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姑妈痛恨她的弟弟我的父亲的薄情寡义,心疼同为女人的我的母亲的隐忍不易,隔三差五送来一篮子鸡蛋,塞给我和妹妹十块八块钱给予接济。


二十多年过去,母亲早已逝去不再,她的“独门秘技”——腊肠、腊肉和粉蒸肉的制作方法就此失传我失了口福不说,许多往事也随着时间的淘洗烟消云散,然而每当回想起这些深刻在记忆里的细节,我仍不禁感叹不已:好吃的东西,我只做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吃;做人,一定要有良心,不要忘记曾经给过你帮助的人,他们的每一分情义,都会让你觉得这个世界还不太冷,眼前的人间值得。“用力生活、不要退缩、爱憎分明、知恩图报,”也许是母亲留给我的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之外,最深沉的一份母爱和馈赠。世间美食,多不胜数,但总有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食物,只是闻其名,未曾尝其味,便会让你深深驻足,甚至泪流满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喜欢吃糖,写材料脖子疼的时候塞一颗,读书眼睛胀痛的时候剥一粒,女儿说我这是在逐渐变老的缘故,生怕我“受委屈”,买了一大包巧克力,每天让我抓一把带到单位,我在感谢她越来越懂事孝顺的当口,笑说,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原来都很苦,但总有那么一点点光亮,值得我们拨开浓雾走下去,不时看到自己的些许成长或者清醒,像劫后余生的甜,不会缺席,这是人生对我们,更是我们对自己的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删帖申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掌上登封 ( 豫ICP备2000099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172 )

豫公网安备 41018502000424号

GMT+8, 2025-5-12 16:15 , Processed in 0.09843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