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登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4|回复: 0

人间世 ——作者:王小渠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78

帖子

2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66
发表于 2020-3-22 09: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前年夏天,刚调到一个新单位,初来乍到,人事两疏,工作人员分配了办公室之后,纷纷散去,百无聊赖之际,看到墙角有前任留下的几张旧报纸,遂翻开来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地下城,把不会重来的往事放在里面,把不会再见的人放在里面。然后在遗忘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信,寄给已经消失的那些年。”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不知怎么,心里怦然一动。

十四岁离开家乡,只身前往陌生的城市求学,四年后又被一纸通知书打回原形,遣送到一个群山连亘的山村,一呆就是二十四年。如许将近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里,我见过真纯的面孔,也见过虚伪的嘴脸,品尝过友谊的甘甜,也体味过背叛的寒凛,所以调令下达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是安静的,这样的文字正应和了我当时“分合天定,亦是人为”的心境,于是引用写进了我到新地的第一篇文章《流年流金》,发在了朋友圈里。孰料,第二天一早,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我“这是你写的吗,结尾太震撼了!”

脸上一阵羞赧,赶紧百度原文作者:“沈熹微,青年作家”--母亲的四川老乡,比我小了差不多一轮的年纪。同时,介绍还有一句“病居家中,撰文为生”,《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即是她隐世十年的研磨之作,我之所引亦出于此。

“一颗沉寂在繁杂世事之后的心灵,一支蘸满尘埃与叹息的笔,写尽世界的情事冷暖。”这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她的评价。正因如此,我开始格外关注这个“脆弱的驱壳里包裹着丰腴的灵魂”的她,刻不容缓关注了她的公号,千方百计探询她的病情。



02

她患的是风湿病,医学上称作“不死的癌症”。四川温润潮湿的气候,适合绝大多数物种的生发,对土生土长的她的病症却是摧残无形。从二十出头时候起,患病的十几年里,她像只候鸟一样往返于云南与四川之间,瘦小的妈妈也陪着她飞来飞去。

2017年春节前,妈妈驾车载她赴昆明求医,不到一千公里的行程,竟然用了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一路上,她数度咳血,几乎奄奄一息。之后,她在记录这些情形的的时候写道:“事实上是,我不知道能否挺过去。好像除此之外从来没有别的选择,我也不会给自己选择,怎么样都要战斗到最后。我很有兴趣,想看看自己的终点在哪里。谢谢你们的祈祷。它一定有用,此时此刻,我需要去相信每一点有形与无形。”短短几句话,得到两万多人的关注,五百多人的(打赏)祝福,也成为她生命的最后绝响。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在她有限的生命里,缠绵病榻的时间很长,她对外界所有的感知和探索,只能依靠母亲一天到晚不厌其烦地陪她说话,还有就是汗牛充栋地日夜阅读,然后用她无限的思维和奇绝的观点,构筑起一个情感丰沛、温暖阳光的笔下世界,容她在那里自由地栖息驰骋,从来没有表现出半点的自怨自艾,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拥趸者。

“会写的人非常多,我自视甚低,比大家以为的更低,唯有一腔真与诚,将贫瘠的生命体验无保留陈列。因为写作带来的快乐,让我在某些瞬间,感到自己有一个发光的灵魂。”谦逊到土里的自白,对比她的存世三本著作的全网脱销,我有理由相信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有人说,“每个人在人世间都有三次死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次是医生宣布你肉体上死亡,生理上的死去;第二次是所有认识你的人知道你死亡,社会关系上的死去;第三次是所有认识你的人死亡,所有存在过的痕迹逝去。”细细算来,我借鉴甚至引用她的文字的文章不下十篇,那些源自于她的语句,撇清了我心头上突如其来的浮沙,让我不断遇见生活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确幸。如果这也算是一种纪念或者不朽的话,我将深感荣幸。






03

看过一期电视栏目《人间世》,女主人公的故事让我恻然生怜,难抑落泪。

美丽的上海姑娘张丽君,在怀孕五个月时发现患上了胰腺癌,她拒绝接受医生建议,坚持生下宝宝。抱着向死而生决心的她,脸上长出鸡蛋大的肿瘤,她笑称自己是长了犄角的“小龙人”;消化功能日渐退化,她强忍着反酸倒胃的折磨,努力大口吞咽食物,只为给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补给营养。

面对镜头,她笑容灿烂:“就算我的生命终结了,我也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了,他还没有来世界看过一眼。”腼腆的丈夫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逗她开心,喂她吃饭,然而背转身去,望着睡熟的妻子,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我家里的喜字都还没有揭掉。”割舍不下的,同样还有她对丈夫的无尽牵挂:“我老公才27岁,我不可能叫他一辈子就这样一个人过。”

奥登说,“若深情不能对等,愿爱得更多的人是我。”病魔无情,时光不许,他们都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给予对方更多的爱。

带着所有人的祝福,她生下了女儿“小笼包”,提前录制了18年的生日祝福,但是在女儿快会叫妈妈的时候,老天还是将她从深爱的宝宝和深爱她的家人身边夺走了。“你现在是我的儿媳妇,我们把你看作是自己的女儿。如果下辈子你不是,就作我们的女儿吧。”木讷拙口的公爹,说起张丽君,一万个满意。

“一啄一会谓之活,一生一死谓之命。”相爱相亲的人能被生命阻隔,但爱却不会被任何东西隔断。

如今,她的女儿“小笼包”已经长成了俏皮可爱的小女孩,操场上奔跑的模样笑靥如花,长得像极了她的丈夫。“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她的愿望显然是完成了,岁月另一端的她,也该含笑安眠了吧?



04

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有一天,惠子听说庄子的妻子死了,便急忙向庄家赶去,想表示一下哀悼之情。可当他到达庄家的时候,眼前的情景却使他大为惊讶。只见庄子岔开两腿,簸箕似地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只瓦盆,一边敲瓦盆,一边唱着歌。

庄子看出惠子的疑惑,解释道:“每个人最初是没有生命、形体和气息的,后来经过万千变化产生了气息、形体以及生命,最后再度化为虚空,离开人世。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那样运行不止。妻子在世时我和她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现在她安息在天地之间,我要哭哭啼啼,岂不是不通达了吗?”

这就是“鼓盆而歌”典故的由来,延续了庄子一贯玄之又玄的风格,细细解读起来却是不无道理:

广袤世界,每时每刻有人出生,有人死去,生来死去,忙在世上。新生总是令人欣喜,因为它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但死亡不一定就是生命的结束与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其中包括生命基因的赓续(生物学上肉体的重生),以及思想和精神的继承发扬。

正如《人间世》大结局的编导所言:活着时做好自己该做的,死亡来时内心就不会慌张。那些完成了人生使命的人,虽死犹生;那些救赎了别人的人,虽死犹荣。

我深以为是,并霎然欢喜。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浮生矣,惟静坐是小自在。”

清明小假,不经意间,三过其二。看了会余华的《活着》,听了首汪峰的《空空如也》,喝了杯不热不凉的水,抽了支不辩滋味的烟,躺了会,坐了会,把陈继儒《小窗幽记》的句子读了又读。不知不觉,又到了黄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删帖申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掌上登封 ( 豫ICP备2000099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172 )

豫公网安备 41018502000424号

GMT+8, 2025-5-12 21:49 , Processed in 0.14423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