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登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5|回复: 0

瞧!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坚守和大爱

[复制链接]

17

主题

61

帖子

1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1
发表于 2020-7-4 15: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仲夏酷暑难耐,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崔改娥刚从地里回来在整理着院子。她的专职“家庭医生”郭医生就已走进了院子里。

熟悉的面孔、娴熟的测压、亲和的话语,对崔改娥来说,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感恩。从她得病卧床不起到治疗后能够自理,再到今天能下地干活,一切得益于郭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

崔改娥说,郭医生的电话,俺村几乎每家都有他的电话,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一打这个电话,郭医生就会第一时间背着药箱上门看病。他的电话就成了俺村的“急诊电话”。





崔改娥口中的郭医生,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郭光俊。

1952年出生的郭光俊,其所在的梅村地处山区,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非常困难。郭光俊12岁那年,梅村发病流行脑膜炎,因本村没有医生,患病儿童因失治而死亡。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看病困难,郭光俊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医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治病。





之后,郭光俊用家里卖鸡蛋的钱换来医书,刻苦自学;还经常跑到卫校,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听老师讲课。1966年,他被村党支部安排到卫生室跟师学医,到洛阳理论进修。“在洛阳学习的六年间,每逢春节回家,村里爷爷奶奶及乡里乡亲拿着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和粮票送给我,为的就是让我发奋苦学多学本领,学成后早点回家给乡亲们看病。”提起过去,老郭掩饰不住内心的伤感,泪水已顺脸而下。

在洛阳进修中,郭光俊是更加努力地去学习。随后,郭光俊又被推荐到北京、沈阳学习中西医和脑血管病专科共计13年。学习结束后,他谢绝了三家城市医院的聘请,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一名村医。

  




为了让乡亲们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治病,郭光俊经常上山采药。根据嵩山上盛产的三百多种中草药,他研制了一整套土单验方,如常用荆芥配防风治风寒感冒,荆芥配二花治风热感冒,白茅根白茅花治吐血衄血,一味丹参散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等,用于临床,既省事又方便,效果好还不花钱。

他把采来的中草药如野二花、野连翘等用大铁锅熬制成中药茶放在卫生所大门口,免费让村民饮用预防多种传染病,从赤脚医生到至今他已坚持了54年。这54年来,梅村未出现过任何类型的流行传染病。





几十年来,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他送医送药送凉茶到田间地头,支持村民把全部时间用于农忙季节的抢收和抢种。

“近几年国家非常关注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给村里建立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并配备了如药柜、冰箱、电脑、电动摩托等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方便了群众就医。”郭光俊说,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梅村卫生所已从原来的一间瓦房,发展到现在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花园式的新中医卫生所。





郭光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农村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是父老乡亲们哺育了我,是党和国家培育了我,我要用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医技报效乡亲,报效社会,报效祖国,报效党恩。“扎根农村为乡亲,不忘初心报党恩!”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郭光俊的初心!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作红烛照人寰。

郭光俊自1966年行医至今已走过54个春秋。54年来,他始终践行“病人的生命大于天”的铮铮誓言,身背药箱走村串户为村民送医送药;坚持上山采药,免费为群众防病治病……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模范乡村医生、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报效党恩”。郭光俊说,他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为乡亲们看病治病,并动员大学毕业的子女也返乡在卫生所工作,薪火相传。郭光俊用半个多世纪的行动诠释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坚守和大爱精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删帖申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掌上登封 ( 豫ICP备2000099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172 )

豫公网安备 41018502000424号

GMT+8, 2025-5-11 23:36 , Processed in 0.10258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