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作为全国气象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发生频繁,尤其是2021年7月的罕见暴雨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24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关于 《河南省气象信息服务条例 (草案) 》(以下简称 《条例 (草案)》) 的说明,其中规定在暴雨、暴雪、高温等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停工停课停业及交通管制、关闭旅游景点、强制人员撤离等防范应对措施。 【暴雨暴雪高温等红色预警可停工停课停业】 《条例 (草案)》规定,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基于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应对机制,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迅速转化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指令。 在暴雨、暴雪、高温等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生效期间,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停工停课停业及交通管制、关闭旅游景点、强制人员撤离等防范应对措施。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场所管理者应当制定重大活动气象灾害风险工作方案,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登记,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条例(草案)》还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工程时,要评估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开展城市通风廊道规划设计,建设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开展极端天气对供水、供电、供暖等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 【鼓励媒体和个人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精准、及时、规范发布与传播,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及时、正确 采取防御措施,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条例 (草案)》规定了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并明确要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建议,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规定了政府、媒体、相关单位传播气象预报预警的责任,鼓励各类媒体和个人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时应当注明发布单位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信息内容和结论,不得传播虚假、过时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信息。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