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登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5|回复: 0

登封袁桥村:历史+红色+慈善 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路

[复制链接]

2942

主题

341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522
发表于 2023-3-30 1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桥村文化陈列馆

3月19日,住建部官网公布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次河南省内有70个村落入选,袁桥村位列第一名。好消息传来,袁桥村村民奔走相告分享这一喜讯。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文 李焱 唐强/图


历史厚重:明清以来保存较完整的整建制古村落

袁桥村至今仍保存有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类聚居区遗址,有600年古槐树、500年石臼爻、400年避难楼、300年古民居、200年土寨墙和100年私塾学院。袁桥村从明朝、清朝到民国代代有遗存、朝朝有记载、处处有故事,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整建制古村落。

袁桥村此次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单体建筑项目有袁氏祠堂、牛王庙、三仙庙、古戏楼、袁家婚舍(3座四合院)、私塾学院(四合院)、袁毅故居(四合院)避难碉楼等63座(处),房屋248间。另有袁桥遗址、袁桥古寨墙、古寨门、窑洞、古井、对锤窑、石碾、600年古槐树、300年古枣树、蛤蟆石、古匾额、明清碑铭、地道等历史环境要素16处。同时列入保护的还有剪纸、传统武术、孝文化、红色文化、中医文化、传统手工艺品、拓艺传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项目。


文风传家:走出的太史、知州、通判等56人

袁桥村坐北面南、依山傍水,在春天的怀抱中古朴中焕发着生机。明朝洪武年间,袁克诚举家迁徙来到登封,选址袁桥安家落户。明清以来从袁桥村走出的文思院太史、五品知州、六品通判、七品县令、从八品、从九品、廪生、贡生、庠(xiáng)生、监生、太学生有56人。袁桥村有至今仍在使用的100多年的老水井,有袁氏祠堂、袁家婚舍、古戏楼、联排互通四合院等;有明清时期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石碑雕刻25块、木匾额9块;有古家具、清朝五品官员胸前佩戴的朝珠、顶戴花翎等。

袁桥村作为一个拥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慈善文化的古村落,称得上是一个传统的村落博物馆。


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代代传

袁桥村还是“河南(豫西)抗日战争筹备处旧址”,是1939年中国共产党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所在地,中共登封党史奠基人袁毅同志故居地。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袁桥村的慈善文化也是代代传承,流传保存下来的诸多碑刻、文献均有记载。目前,袁桥村65岁以上的农民每月都能从袁桥村慈善工作站领取到300元至1000元的农民养老退休金。

经过5年来的保护、修复、建设,袁桥村获得了河南省慈善示范村、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基地、国家(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古村新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袁桥村将鲜明的红色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特有的慈善文化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把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传统村落活起来、传统文化传下来、历史文脉续下来、红色基因留下来、慈善风尚继下来,重新焕发传统村落的文化优势,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逐步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2022年春节期间,袁桥村推出了“袁桥传统村落首届春节庙会”。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活动、民间节目纷纷登场,有狮子滚绣球、舞龙飞凤、鼓乐迎宾、衙役巡街、员外招亲、抬花轿、挑荆担、旱船、小黑驴、二鬼摔跤等各种节目。15天袁桥村共接待游客量33万人次,实现收入174万元。



来源:郑州晚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删帖申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掌上登封 ( 豫ICP备2000099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172 )

豫公网安备 41018502000424号

GMT+8, 2025-5-4 07:14 , Processed in 0.06831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