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时阳城令吕常所建,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汉阙造型古朴,既具汉代石构建筑的典型面貌,又在屋顶等细部融合了木构建筑的技法。其画像雕刻技法以线写形,以形传神,粗犷古拙,气息浪漫,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摄影:陈新宇
一个头挽高髻的女子,双足跳起正在踢球,两旁乐人击鼓伴奏,这是启母阙上平雕的汉代蹴鞠图。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在汉代,踢球时多有音乐伴奏,表现为一种球舞的形式。摄影:陈新宇
嵩山两位最重要的神祗都是女性,她们是大禹的两位妻子,嵩山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就是因她们分别居于山下而得名。少室阙纪念的是大禹的妃子少姨。摄影:陈新宇
启母阙纪念的是大禹的正妻涂山氏。传说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化为巨石,石破生启,少室阙和启母阙同建于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它们和太室阙一起并称为“中岳汉三阙”,是我国汉代建筑中的瑰宝。摄影:陈新宇
初祖庵大殿建于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主殿虽几经修葺,但其斗拱比例、梁架结构及石柱及墙的石护脚等主要构件和特征,仍保持北宋时期的面貌。殿内两山壁绘有菩提达摩后至三十五代的祖师画像,四根金柱上各雕刻有一尊神王,有的握杵,有的配剑,有的执鞭,威严神武,古朴苍劲,是北宋石刻中不可多见的精品。摄影:陈新宇
初祖庵大殿东侧山墙内壁的护脚石石面上浮雕着北宋时代十分流行的渡海罗汉形象。殿宇中的檐柱、内柱、内外群肩石及佛台四周都有精致的浮雕,皆为建殿时所刻,以海浪为背景,刀法古拙劲健、意境深远,艺术价值极高。摄影:陈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