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登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2|回复: 0

登封人的好榜样,记录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159

帖子

12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94
发表于 2021-6-24 15: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嵩山 于 2021-6-24 15:43 编辑

一粒尘埃,也能精彩
芒种过后,天气燥热起来,地里的麦子也被果实压完了腰,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好似低头向人们诉说着成熟的喜悦。远在山上的尘埃也在忙碌着他的丰收喜悦,一排排的油画、拓片、书法作品摆满了院子里,河道旁,把这里映衬成艺术的天堂。


穷苦的人生,不认命,不认输
尘埃出生在登封市石道乡椿庄村的一个贫困之家里,小学没毕业,就去北京打工。年纪小、穷、没有住处,冬天也只能把街当床,天地为被褥入眠。这样贫苦的日子,没让他退却。当过渔民、做过油漆工、被骗去黑砖窑当苦力。他干过很多工作,最后是在一家饭店当了厨师长,稳住了脚。此时他已经来北京5年了,从一无所有的少年,到稳定顾温饱,有余款。
北京的路很宽,房子很大,他却融不进去。于是决定回乡创业。
嵩阳北里的巷子里开一家驿站,以他的名字命:尘埃驿站。
尘埃驿站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温暖。

他的驿站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一个院子,50多张床,游客和他自己。他是老板,经理,厨师,保洁,财务。一个人打理了所有。
来驿站的大多数是全国各地穷游的驴友,所以他的住宿很便宜,还包括两顿饭。遇见孤苦的人,他不忍心,连钱都不收,每年入住者,几乎一半他都不收钱,自己一身苦楚,却见不得别人受苦。
坚守梦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13年,他决定骑行去西藏,从登封出发,一路西行,他戏称为西游记,两个月一万公里。
尘埃的骑车技术很好,赶路的时候一天能骑行将近200公里,在我们登封骑行界也是小有名气。体能非常好,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十几岁就干体力活,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
在去西藏的路上,过318国道的泥泞路后往天路走时,道路艰难凶险,饥饿、挫折、崩溃的情绪,一并爆发,让他有死去的绝望。但是他挺过来了。他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绝望,又怎能学会坚强的面对困难,又怎么会懂的珍爱生命。  
                  
14年的尘埃,已经38岁了。“我有一个梦,40岁前把自身经历写下来,要是能出书就更好。”从西藏拉萨骑行回到登封后,尘埃做了腰椎手术,不能随便下地走动,整日的爬床或躺床。就是这段疼痛的时光,他构思了出书的四大板块(流浪记、返乡记、创业记、西游记)。谁能想到,一个小学都没有上完的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20万字的书籍。(《我是一粒尘埃》初稿字数为40万,修订出版为20万)更让人敬佩的是这20万文字居然都是他用手机拼音抠出来的!
尘埃小学五年级都没有上完,就闯荡生活了。所以很多现代科技的编辑对他来说,很困难。他不会操作电脑,手机上的有些简单标点符号,他都找不到。“经常都是好不容易写了几万字,却在上传时遇到闲置,将稿子弄丢了,写得两眼发直,丢了又重写。当时用的最多的就是逗号和句号,省略号都是几个句号代替的。”
生活的苦,他坚持下来了,写作的苦他也坚持下来了。终于在他40岁之前完成了他的出书梦。被众多网友称赞为登封版的《平凡的世界》。
一粒尘埃渺小而伟大
15年,他创立了“暖心墙”,人们有不穿的衣服了,挂在这面墙上,让有需求的人们自行取走。
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在大多数人眼里,像一堆破烂。门口经常变成这样(被各种捐赠物资堆满)。深夜能吞噬一个人的寂寞,也能掩饰一些人的羞涩。不愿意在众目之下暴露自己是贫穷者的人真的很多。一夜过后,一件不剩。”
驿站是一个有爱的地方,尽管这份爱很微不足道,恰似一粒尘埃般渺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暖心墙在登封区域已有十面,因一人之力,影响众人。所以尘埃一直坚持初心做公益。
除了暖心墙之外,他还做了公益共享小书吧,目的是让更多人能静下心来读更多的书。“这个书吧,是24小时开放,只为一盏明灯,照亮一角黑暗。这里几乎无人看管,打理,来着不是客,你可以是读书者,也是管理者。”
正是他的利他观念,书吧虽然只是一间小屋,但是书香四溢,干净温馨。
古藤老树昏鸦,山间艺术开花
偶然的一次爬山,他发现嵩山脚下深处,有一座老房子。山中曲径通幽,山外城市边角,这么好的环境,他要做民宿!给喧嚣城市下的人们一个静心的地儿。
一个破旧的房屋,3个房间,便是枫尘公社的开始。
他一直都想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建一个简单的属于江湖的茶馆。一个凉亭,一块粗布,一个大写的茶字。无需招摇,无需热闹,人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懂它的人,就足够了。
这应该也是枫尘公社的初心吧
尘埃说他是天下最抠的人,能捡的必须,能将就的绝不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他抠吗?他把钱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导致自己没钱掏工钱。房子里的石头,是他就地取材,在山腰的河道里,捡来的,一块一块,垒起来。山里一百多件的朽木桩子捡回来,破罐子装花,编织的竹筐子留起来,你看到的,大都是他捡来的宝贝。

就这样,3年1000多天,历经风雨,小院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很漂亮。
小院取名枫尘公社。
为什么叫枫尘公社呢?
枫尘公社 取自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小院的名称。
而公社是因为尘埃从小就特别好奇人民公社集体生活的日子,大家一起劳作,一起收获,一起吃大锅饭的场景,是他所向往的,故加之公社二字。他希望每一个住在枫尘公社人是放松的。

18年枫尘公社建成,建成之初,尘埃不单单定义为一个民宿,因为小院的体量小,不足以和真正意义上的民俗相比。二是他想给有梦想,有文艺梦的人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喜欢艺术的人参与进来,去宣传我们嵩山文化, 让嵩山文化走向世界。
这是他最初的想法,也是最终的梦想。

尘埃成立了“嵩山文艺联盟”,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喜欢艺术的人参与进来。
他们举办了展览,有公丕亚老师的油画,范玉峰老师的拓片,还有很多的根雕艺术,书法作品,摆满了河道,院子里。他们让艺术回归自然。
如今枫尘公社已有三年多,这期间的辛苦,只有尘埃知道,但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了下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没有灯的小路,一样可以走,没有伞的孩子,那就努力奔跑。华丽的跌倒,总胜过无谓的徘徊。我坚信努力了,付出了,一粒尘埃,也能精彩。
------尘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删帖申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掌上登封 ( 豫ICP备2000099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172 )

豫公网安备 41018502000424号

GMT+8, 2025-5-20 05:30 , Processed in 0.17957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