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著名拳师、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创始人刘宝山于2021年10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90岁。
刘宝山 1931年生于河南省登封市塔沟村,他自幼天资聪颖,练功刻苦,8岁时,父亲英逝,使年幼的他一下子长大了许多,13岁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独自一人就在条件十分艰苦和环境非常恶劣的深山老林中烧炭度生。年少之时,他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不仅学会了科学种田,犁镂锄耙,样样精通,烤烟技术远近闻名,还自学了木匠、铁匠、石匠、厨师、架桥、券窑等重体力技术劳动。同时更使他学会了超乎寻常的忍耐和坚强。无论生活如何困苦,他都没有对武术技能训练有过半点的松懈。少年的他就学会40余套少林拳。由于他超人的坚强和良善的为人,赢得了众乡邻的好感和赞扬,18岁就被推选为农会主席,随后历任支书委员、村长、村支部书记、乡长等职。1959年参加河南省武术比赛荣获一等奖,1986年参加全国老年功法表演赛荣获优秀奖。1977年8月,登封县体委遵照国家体委关于“挖掘、整理、普及、提高”的武术工作方针,积极组织武术界的民间高手对武术进行系统、全面地挖掘整理工作,刘宝山毫无保留地将十几种濒临失传的传统套路贡献了出来。1978年,刘宝山被前来拜师的李洪普、李玉军、田振军的诚心和执着打动,最终收下三人为徒。消息传开后,许多青少年慕名而来,看到这么多人如此喜爱少林功夫,刘宝山埋藏心底“继承先祖志,弘扬少林功”的祖训终于爆发。同年10月,“登封市嵩山少林塔沟武术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永言“武”根,继往开来。刘宝山致力武学的痴情和意志,传播武学的无私和奉献,超然刚正的武德和品行,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武坛的认可和钦敬。他把对少林武术的热爱化作投身武术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经波折而不馁,历辉煌而不傲,带领三个儿子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历经40年的努力拼搏,学校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如今拥有六个教学单位、三个校区和35000余名师生的郑州少林塔沟教育集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的武术人才,为推动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0多年来,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始终坚持“文武并重,德技双馨,传少林真功,育全新人才”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迄今,集团共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比赛960多场次,共获得奖牌16555枚,其中金牌7640枚;获得奥运、世界和国际级冠军898人次;获得全国冠军1494人次,在全国性大型武术赛事中获得53次团体冠军。在河南省重大赛事中连续32年获得散打比赛团体冠军,连续26年获得拳击比赛团体冠军,连续22年获得跆拳道比赛团体冠军,连续22年获得套路比赛团体冠军。学员张帅可在北京奥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男子散打56公斤级金牌;学员李亚各在南京青奥会武术散打比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男子散打52公斤级金牌;学员陈卫刚、孔洪星、申国顺、李玥瑶等先后在第三至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获得金牌;学员石旭飞、叶翔等先后在第一至第九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上获得金牌;学员刘泽东、孙勋昌、李新杰、孔洪星、李勐凡代表中国先后在十三至十八届亚运会散打比赛中获得金牌,学员张宇杰、李俊丽、郭亮亮、叶翔、李玥瑶、王少华等先后在第十至十三届全运会散打比赛中夺得金牌;学员张开印三次在中泰对抗赛上完胜对手,实现了在奥运会、青奥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城运会、青运会等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上夺取金牌大满贯的目标。
塔沟教育集团武术艺术表演团先后应邀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教学和表演。2003至2020年十七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五次获奖,学员先后参加了雅典奥运会、上海特奥会、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杭州G20峰会、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等重要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导演张艺谋、陈维亚、张继钢的高度评价。
刘宝山是全国著名拳师,国家武术九段,中国民间文化杰出(少林拳)传承人,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被少林武术界赞其为“布衣拳师”;先后获得了“全国十佳孝贤”、“中国民间文化杰出(少林拳)传承人”、“中国时代十大杰出人物”、“2013中国乡土文化年度人物”、“全国劳动英模”、“河南省武术挖掘整理贡献奖”等荣誉,2010年被河南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和“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2014年被授予“河南省武术家”。2015年被授予首届“中原孝老敬贤模范”。(王建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