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登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5|回复: 0

疫情心理援助,给心灵戴上“口罩”

[复制链接]

2942

主题

341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522
发表于 2022-5-25 15: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疫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身临其境的人,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带来的恐惧,更有日常生活被打乱后,由未来的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
2022年5月9日下午6时许,市医院心理科接到了一位居家隔离市民的求助热线,“听声音像是一位中年女性,她在不停地抽泣,说想打这个电话很久了。”接电话的心理科主任徐斌说,“她感觉人活着太累了,整天头疼、失眠,活着没意思.............”  求助人和老公在市区经营一家日杂门市。前几年,靠诚信和老客户的推荐,生意还过得去。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生意惨淡,难以为继。公公婆婆身体日渐衰弱,自己母亲患有脑梗塞,需要有专人护理。读中学的女儿正值叛逆期,学习成绩不错,却因为最近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不愿去上学。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让她越哭越痛。

徐斌一边安抚求助者的情绪,一边让其把积压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一个小时的耐心倾听、接纳、共情、鼓励等心理干预后,求助人的情绪明显稳定下来,并理解自己的情况不是个例。接着徐斌鼓励求助人,要树立信心,相信在各级政府科学、周密、有力的防控措施下,最终一定能战胜病毒,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像李女士这样的患者并不是个例,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登封市人民医院共建立了两个一线工作人员心理援助群,开通4条心理热线电话,同时微信重点关注一线工作人员及居家隔离人员、疑似患者、做好确诊患者的心理创伤干预。

23岁的小张(化名)是接受心理创伤干预的一名患者。小张在外地工作,不久前刚到家就出现发热、干咳症状。治疗期间,小张内心充满恐慌和焦虑,并伴有失眠、心悸等症状,夜间发作时,感觉非常无助,小张给市医院心理科打电话、发信息寻求帮助,在工作人员的耐心疏导下,他的情绪慢慢平复。
自2020年1月24日市医院成立心理干预组以来,医院共整理印发《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健康自测问卷》300多份,编辑整理《心理救援在行动-普通民众如何应对疫情恐慌》《应对疫情,你的“心”还好吗?》《紧张情绪下的心理放松技巧》《致一线的兄弟姐妹们:请照顾好自己》《居家隔离期-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疫情带给我们的积极改变》《疫情下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隔离人员及返岗人员的心理调适》等12篇心理科普文章,热线接待心理求助80余例,电话随访相关人员约2800人次。

日常生活中,以及抗击新冠疫情的当下,如何缓解消极情绪?医生提醒:正视和接纳它们,并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

1、接受消极情绪的存在
长期在家中无法外出,看着手机里众多关于疫情的报道,我们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正常的。我们要接受,允许自己有消极的情绪产生,然后学会和它们和平共处。

2、正视情绪并努力缓解
消极情绪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对于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努力去做,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接受现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消极的情绪也会逐渐消失。

3、学会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是比较好的办法,画画、书法、音乐、阅读等等,当人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给人幸福、愉悦的感觉。当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时,消极情绪就会败下阵来。

来源:卫健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删帖申请|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掌上登封 ( 豫ICP备2000099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172 )

豫公网安备 41018502000424号

GMT+8, 2025-5-25 12:13 , Processed in 0.07450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